他竟一反常态,十分自然地在长桌旁找了个空位坐下,微笑着加入了这场本与他地位不相称的学术研讨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恕我冒昧,”他对那位激进派教授说道,“关于您提到的‘精神共鸣’的普适性,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,或许可以与您探讨一下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那教授微微愣了一下,随后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,在阿里斯特教授的面前拘谨的像个学生。

        换成赫克托教授在这里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他们在学徒们的面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,但在“大贤者的得意门生”面前还是差了不止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只是实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更是学术上的威望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谦卑氛围的簇拥下,阿里斯特开始发表讲话,对这些学术地位远低于他的学者们逐一进行“指点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见解一针见血,逻辑无懈可击,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拘谨与压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本热烈自由的讨论氛围,瞬间变得像一场刻板的汇报会,即使是最有想法的导师也选择了沉默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