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壮养个三五天,就让他们跟着劳工们参与建设,从低烈度的劳动开始干起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干起活来,有士兵监工的鞭子督促,就不会想着聚众闹事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弱妇孺则让他们负责晾晒鹿角木薯、剥皮、切碎等先期工序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段时间,主要是给流民养膘和恢复体力,干活多少一概不管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流民们都很卖力,努力彰显自己的价值,至少要对得起一天两顿伙食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看到新加入的人口越来越多,他们一下子卷起来了,个个抢着去干重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刚刚脱离农田和牧场的流民,并非合格的建筑工人,既缺乏集体劳作的意识,也没有熟悉掌握工具的技巧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连最低级的小工都谈不上,一千流民青壮加起来的生产力,远远比不上五百名训练有素的河湾劳工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胜在积极卖力,没有工具,就肩挑手扛,排着长长的队伍徒手搬运石块、木材。

        分到工具的,仿佛得到某种资格认证,整个人都升华了,精神气质都有改变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到一个月,空旷的工地就变成了工厂,各种建筑基本完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个月里,里奥除了指挥工匠建造营墙、车间和工房,还要设计木薯粉加工厂的基础设施、以及培训第一批工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