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罗地亚那家片商,片子都没看就抢先下手,那是因为他们仅仅需要付出20万欧,但这些重点国家却不同,焕新公司的目的,是在他们每个国家身上,啃下50-100万欧元。

        看上去很少,对吧?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看看其他的中国电影吧。

        2010年的《唐山大地震》的欧美版权价平均只有10-20万美元,2010年的《狄仁杰之通天帝国》去威尼斯电影节兜了一圈,20-30万美元左右,2006年,张艺谋同样来到戛纳的《十面埋伏》,也只有30万-40万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以说,除了当初的《英雄》和《卧虎藏龙》,其余的中国电影在文化壁垒下,面对欧美市场都是这个行情价。

        近年来只有前段时间的《让子弹飞》以及《山楂树》,在欧美市场买了一个相对高价,大概在50-120万美元之间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幸好有个《让子弹飞》和山楂树。

        否则,陈诺在找陈必成借钱无果,最后制定出来的2000万美元计划,一定会被其他人嘲笑是天方夜谭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