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为保守的,譬如蒋钦、周泰,则建议屯兵江州,以待蜀中决出胜负。不论谁赢谁输,届时再下场,将二者一并解决。

        中间路线的则是以诸葛亮等人为主,建议分兵行动,以主力坐镇江州,然后分五千至一万兵势朔江而上,拔取僰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,不但能从成都南面威胁成都,同时也能和南中部队会师,使得南中也同江州连成了一体。而且这条路线还有一个好处,在拔取僰道之前,需要拿下僰道至江州中间的符节和江阳(今泸州)。

        符节能够遏控赤水和习水,不拿下符节,长江航道就有可能遭遇赤水和习水中藏匿水军的袭扰。

        与符节相比,江阳无疑要更加重要了,它是湔水(今沱江)汇入长江的入口。拿下了江阳,走湔水可以直抵新都县外,距离成都不过二十里地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诸葛亮建言可分兵先取符节、江阳,然后再以江阳分兵,取湔水沿线的重镇,为将来兵法成都预做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从表面上来,似乎诸葛亮的策略是最优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其实不然,就以庞统的建议来看,虽然激进,但其实这一条一旦成功,才是收益最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旦攻破了成都,拿下了刘璋,便可以挟刘璋而令益州。

        如僰道,江阳,符节,乃至于整个蜀地都可以传檄而定,这可比一座城一座城去攻打快速便捷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