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开倒是没有半点紧张,只是解释道:“将军有所不知,小人所在的卫氏与西鄂应氏共有淯水航道。水上船只,十有七八是我们二家所掌。大军要自宛城南下,最好走的便是淯水水道,后勤转运也需走水路最为方便快捷,成本最低。邓氏已经投效曹氏,想要拉拢我家一并效力,尤其是我家船只水运,乃是其必不可缺之需。为拉拢我家,邓氏以曹氏势大相劝,故此才将实情相告。”
贾逵、董袭对视了一眼,心中都有些认同。卫开这番话从表面上来看,的确是能自圆其说的,而且还相当充分。
紧接着,贾逵、董袭二人又仔细询问起宛城、新野的情况。
侯音、卫开二人谨记曹操的吩咐,可谓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毫无半点保留和隐瞒。
末了,贾逵给二人吃了定心丸,只要他们真心投靠,左将军必不吝重赏,然后将他们打发了下去。
等到书房内只剩下贾逵、董袭二人后,两人竟陷入了沉默之中。
过了良久之后,董袭开口道:“先前卫开所言,新野不过只有三千余人守卫,且尽是地方部曲,不如由我带兵,突袭新野,成则焚其辎重,不成也可自水路安然撤退。”
贾逵闻言,缓缓摇头:“不妥,此计太险。若是此二人乃是诈降,董兄此去,无异于羊入虎口。”
“我又何尝不知,只是……”
董袭叹息一声,接着说道:“只是荆北新得,不过两年之数,刘景升经营荆地凡十载,可谓根深蒂固,荆州心向其人的士民不计其数。眼下荆州之兵已尽在襄阳,不可不防啊。”
董袭、贾逵二人皆有名将之风,不但战术能力出众,战略眼光也是出类拔萃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