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罢了,”他闭上眼,自嘲地笑了笑,“终究是回不去了。”
就在他即将登船之际,随从递来一块木牌,请他题字。耶律倍接过毛笔,笔尖在木牌上停顿良久,最终写下四句诗:
小山压大山,
大山全无力。
羞见故乡人,
从此投外国。
他凝视着这几行字,指尖微微颤抖,良久才将木牌掷于海滩,转身登船。他把大山比作自己,小山比作二弟,寥寥几笔,勾勒出契丹皇室内部矛盾的尖锐。
后唐烟尘未散,宫灯初上时分,耶律倍携妾室、藏卷登岸,舟楫方泊稳,便见旌旗猎猎,甲士环列如铁壁森严。未及卸舟,便有礼官趋步上前,手捧黄绫卷轴,高声宣读圣旨,那声音在凛冽寒风中竟也显得几分热切:“昊天庇佑,天命昭昭,耶律氏倍,远来是客,亦朕之贵宾也!”
旋即,教坊鼓乐骤起,百戏竞陈,宫娥彩袖翻飞间,一队金吾卫策马而来,盔甲映日耀目,刀戟森然。李嗣源竟亲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,御辇停驻港口,明黄色的帘幕微微晃动,隐约可见皇帝凝重的面容。
耶律倍见状,心绪复杂难言,既感皇恩浩荡,又觉背井离乡之痛。他趋前叩拜,双手交叠于胸前,低头谢恩,声音低沉却有力:“外臣倍,拜谢陛下天恩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