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凡事也有例外,只是要想超越前人,其所花费的时间就不是十几年、二十几年这般简单了,大多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情形也都是在自己成为师父之后。

        正所谓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此番优劣,或许天宗的前辈高人也都看出来,是故在收徒上,他们对天赋的要求便远胜寻常的门派。

        陈修缘长长吐出一口气,将纷繁复杂的思绪尽数排出体外,此间道理究竟如何,却不是他该去关心的,眼下他要做的事情,便是入道修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月光洒落,穿过窗户,照在了陈修缘的身上,此刻他正盘膝坐在床上,双目微阖,呼吸渐渐平稳。

        长青功的要义以及内容开始在他脑海中流转,与此同时,他的心神也变得越来越集中。

        竹简上有记载,长青功分为三个部分,调息,导气,养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其总纲为“气若春木发新枝,意守丹田养真息。绵绵若存循周天,百脉长青自通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一步调息,要求为“盘坐凝神抵上腭,吐纳三焦引清和。一呼一吸循天地,渐聚真元在绛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按照行功要义,陈修缘不断调整自己的呼吸,与自己周遭的气流相合,与太乙山风水相合,与天地相合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他的意识渐渐从混沌中苏醒,只觉得体内有一股清凉顺着自己的天地桥直达绛宫所在。

        长青功的内容之中,道家专业用语太多,类似于清和、绛宫等字眼,还是陈修缘翻了很多古籍才确定究竟指的是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第十五章初试长青,瓷枕有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