纽约的街道被秋天的夜风吹拂得微凉。
吴宸牵着刘伊菲的手,漫步在人行道上,偶尔有行人迎面走过,城市的呼吸带着一种疲惫却热烈的味道。
“你说我陷入创作内耗期和审美疲劳?”
吴宸低声重复着刘伊菲的话,语气里透出一丝疑惑。
脑海里不由浮现出这两周的日子:每天准时准点赶到片场,拿着剧本和分镜头,一条条地按部就班地拍摄;
摄影机的转动、打光、演员的走位、走戏,每一个流程不说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钟表,但确实有点机械化。
他想了想,确实好像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那种心潮澎湃、兴奋到睡不着觉的拍摄状态了。
很多调度、场景设计他总感觉似曾相识,但又因为两部电影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感。
像凯拉·奈特莉的表演很出色,冷感和病态感都拿捏得精准,但就像在熟悉的道路上开车,眼前的风景虽然不同,却总觉得曾经来过。
“是吧,你看你说的这些现象和张导说的很相似.”
“张导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