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荷华是文学的城市,这是其自封的,爱荷华的首府人口仅仅不过二十万,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农业州,人口稀少,经济水平在国家内部也相对一般。而波士顿是正儿八经的漂亮国核心城市,它不仅仅拥有全美最密集的大学数量,在经济发展程度、地区出版社数量等也冠绝全美。
更为重要的是,1773年12月16日,在波士顿这个地方发生了“波士顿倾茶事件”,这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,也是塑造美国其精神的重要历史。美国人无数次的提到这一事件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如果说爱荷华是文学之城,那么波士顿则是艺术之城、体育之城、智慧之城、自由之城,是城市中的城市……它就是美国文化本身。
余切不是一般的籍籍无名的大陆作家,他是个怪胎,聂华令和他打嘴仗,就像是乡村消息封闭的羽量级拳击手出言挑衅,却惹到了原本在另一个擂台的重量级拳王跨界来复仇。
结局是很显然的。
卡门走之后,李傲忍不住问:“余切,你的拉美文学大作我虽然没有看过,但我想想肯定很有水平。文化的隔阂是我们东方人闯荡西方的大难题,有一些东西,我们东方人先天就无法写出来。”
“因为我们写出来了,别人不认。”
是的,这是很直观的。三十年后,越南人写的乡村文学你会看吗?菲律宾拍的白领职场剧你会看吗?
在余切那本《出路》写出来之前,其实东南亚有无数华人作家写了很多此类,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地还爆发了足以影响其文学历史的大辩论,他们都是本地的文学天王巨星,但是十亿中国人一概不知。
这种文化隔阂不像是理工科那样可以被强行打破,实际上任你如何天才也无法扭转。
余切说:“但是核子文学是不一样的,我可以写,你也可以写。中国人都可以写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