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俣在心中点了点头,‘韩忠彦作为保守派的领袖,能说出支持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,也算不容易了。’

        赵俣又看向蔡京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百一十二章我大宋大臣的风骨

        这是赵俣最期待的一位宰执。赵俣觉得,要是蔡京肯接下这个任务,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最有可能推广成功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让赵俣失望的是,蔡京沉默了许久,才开口说道:“臣……反对。臣以为此策虽立意高远,意在革除积弊,振兴朝纲,然时机尚未成熟,贸然行之,恐伤及朝野和谐,动摇国本。士绅阶层,自古乃国家之栋梁,骤然变革,恐引其不满,进而生乱。且民间习俗根深蒂固,骤然变革田赋制度,易致民心不稳,影响农耕,于国不利。臣斗胆谏言,国家积弊需除,然方式方法尚需斟酌,以免急功近利,反致大局动荡,宜徐徐而图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怕说服不了赵俣,蔡京又特意提醒赵俣:“陛下圣德昭昭,德比唐尧,以仁政抚黎庶,使天下沐春风;智侔虞舜,凭睿思理万机,令九州承甘露;威同大禹,复夏败辽而安邦;明齐成汤,涤荡浊秽以兴国。自陛下临御,政通人和,百业俱兴,日月增辉,山河焕彩,真乃千古未有之圣主,臣等幸得追随,实乃三生之幸!今陈御史所谏,恐误国之策,唯望陛下三思而后行!”

        赵俣听明白了蔡京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蔡京这等于是在说:“陛下,作为皇帝您已经很成功了,文治武功样样不落,再从别的方面使使劲,妥妥的千古一帝,只是别碰土地改革这件事,此事的阻力太大,干成了,因为士大夫阶层掌握着话语权,您也绝留不下好名声,关键,一个不慎,可能您的英明就全毁了,咱不冒这个险行不行?”

        虽然蔡京公然跟自己唱了反调,但在这个节骨眼上,他这么精明的人,明知道自己想干这件事,还能劝一劝自己,也算是难能可贵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更重要的是,蔡京说得没毛病,自己要是真干了这件事,搞不好最后自己能落个功过各半的评价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