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重要的来源就是这些南诏军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开始赵怀安因为后世对云南滇马的刻板印象,觉得南诏的马肯定很矮小,不善冲击奔走,只能作为驮马来使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在和南诏军多次作战后,赵怀安才意识到自己是大错特错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的南诏连接吐蕃,别看本土战马矮小,但军中配置的战马却多是来自于吐蕃高原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在高原水草丰美处锻炼出的战马,膘肥体壮,极善突奔,一直是吐蕃和南诏贸易的主要商品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赵怀安之前缴获的战马,说是南诏马,实为吐蕃马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现在,赵怀安包围的这支南诏骑队,粗看就有数百骑,而且尽是高头大马,现在被自己围在这片烂泥地,他要是让对面跑了,他就不是赵大!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在前方的十个步队顶住了战线后,赵怀安就将剩下兵力分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十个队为正面抗线主力,以四个队重步为拦截堵逃之兵,再剩下的八个队作为预备队,以应对突发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兵力分配是赵怀安深思熟虑过的,现在一经使用,果然效果突出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韩琼、周德兴四将彻底封堵住南诏骑士的归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