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哀嚎声不断传来,不过声音很遥远,估计已经被推到处置室去了。
方晓带着“小孟”去看患者。
其实方晓最关心的是——诊断。
方晓还记得第一次听说AI诊断时的震撼。
那是某一年的初春,手机的视频里正播放着ChatGPT通过美国医师执照考试的新闻,隔壁桌的实习医生们激动得差点把饭粒喷到他脸上。
“这下好了,“当时的方晓敲着餐盘说,“以后咱们都得给AI打下手。“
但真正让方晓失眠的,是三个月后接诊的一个18岁患者。
男孩带着整整三十页的ChatGPT诊断报告来就诊,A4纸上密密麻麻列着从嗜铬细胞瘤到卟啉症的各种罕见病可能——而最终方晓在病历本上写下的诊断是“慢性胃炎“。
方晓也从海外代购过ChatGPTPlus账号。
只是他用起来觉得并没有想象中好用。
眼前的“小孟”很明显接的是deepseek,方晓很好奇“小孟”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