谯周请太子坐下,屏退左右,缓缓道:“殿下可知,诸葛绪将军的家眷,今日已由绣衣使护送入成都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璿点头:“孤略有耳闻。”他不太明白此事与“国本”有何关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诸葛绪如今应陛下之召入朝,成为内阁大学士,位高权重。”谯周解释道:“其子诸葛冲,亦掌一部精锐,若是加上丞相的族人,诸葛氏在我炎汉,地位可是尊崇的很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看向刘璿,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殿下,陛下锐意革新,自是英明。然国本之固,在于平衡,在于朝野同心。如今朝堂之上,新生力量固然可嘉,但殿下身为储君,亦需有足以倚仗之基石,方能在未来承继大统,稳掌朝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璿若有所思:“谯公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臣听闻,诸葛绪有一孙女,正值妙龄,品貌端庄,更难得是自幼随祖父见识不凡,有英气而不失礼度。”谯周缓缓道出意图,劝慰道:“殿下若此时向陛下请旨,迎娶诸葛婉为太子侧妃,则是一举数得之美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细细剖析道:“其一,诸葛绪成为殿下之外戚,其入阁后,自然会更倾向于支持储君,此乃内阁之助。其二,诸葛冲手中兵马,亦间接可为殿下所用,此乃军旅之助。其三,陛下欲平衡朝局,也希望殿下的地位更加稳固一些。其四,可安益州旧臣之心,表明殿下并未被孤立,仍在积极布局未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最后,他压低了声音,点出了最核心也最敏感的一点:

        “此外,此举或可稍分秦王之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最后一点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;http://www.livobooks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