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百卸岭力士,数千爆破人员,数万袍哥们的齐心协力之下,整个山体几乎被掏空,并朝下延伸、拓宽,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间。
整个空间被规划得井井有条,功能分明,有安置炼钢厂机组的区域,有借助地下水冷却熔炉的区域,还有炼钢厂工人的活动区,食堂等等,以及单独开辟出来的,作为防空避难的区域。
一旦有灾难发生,这里不仅可以容纳天通炼钢厂的工人,更能为周边的市民提供安全庇护,真正体现了“防空洞”的核心功能。
整个布局体现了极高的规划水平,将一座现代炼钢厂和一个大型人防工事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,堪称工程奇迹。
为了做到这一点,不仅用到了陈玉楼和张启山这两个精通墓穴机关的大师,还请来了国内外的建筑学家参与科学家参与。
因为炼钢厂的很多器械的基座都需要定制浇筑,所以需要在建设的时候就配套完成,并把设备放进去。
此刻,几个国内外的专家们,就在商量着怎么把炼钢厂的核心设备放进这山体之中。
国外的专家主要是来自德意志的克虏伯公司。
因为天通炼钢厂的很多先进的炼钢设备,都是王蔼趁着前段时间,德意志发生经济危机,社会大萧条的时候,从大受影响的克虏伯公司便宜入手的。
既然是德意志的设备,安装调试的时候,自然要请他们的专家来负责。
此刻,总工程师约翰·安德森正一脸震惊的在厂区内考察着,时不时的发出几声惊呼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