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对于张献忠来说,有读书人愿意主动投效都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。
更不用提潘独鳌还是一个秀才,具有功名在身。
徐以显同样也是秀才,不过不同于潘独鳌是因为心怀愤恨而投入张献忠的麾下。
徐以显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明确。
湖广的乱局,河南的旱灾,还有北方传来官兵在北直隶的败北,让徐以显心中生出了别样的想法。
张献忠的不臣之心恍若司马昭之心,人尽皆知。
徐以显经过权衡利弊,选择了主动投效到张献忠的麾下。
原因很简单,徐以显觉得张献忠是能够成大事的人。
这段时间,徐以显给张献忠一直在讲解《孙吴兵法》,并且还帮助张献忠制作火器,指导张献忠按照明朝的镇戍营兵制整编军队,布设团营方阵,左右诸营。
张献忠因此也将徐以显引为上宾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