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十二年之所以成为明朝国势急转直下分水岭,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李自成、张献忠、罗汝才、贺一龙等人思想之上的转变。
崇祯十二年后,李自成、张献忠等人开始慢慢的转变流寇的想法。
在长久以来的斗争之中,他们明白了流寇只能胜得了一时,但却终究没有办法胜一世。
罗汝才占据房县之时,分派地土,屯粮积草。
不仅不欺压劫掠百姓,甚至对附近穷苦百姓还给予本钱,令做生意,给田分地允许耕种,甚至还帮其主持公道。
罗汝才如此的作态自然是得到了很多百姓的好感,竟然出现了争相恐后主动投军的的场面。
张献忠当时在谷城的时候,将谷城的王家河为太平镇,在镇上设立关卡。
往来商队运送的货物一律征收一半充作养兵费用,但是和小民却是平买平卖。
总兵抢掠征田也都是全部向着那些大户地主征收。
而当张献忠和罗汝才两人在谷城、房县起事之后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