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兵一旦接到军令,便要听从调遣,开拨上路
明军很多的营兵军将,就是不断的在关内和关外不断的调动,疲于奔命。
就是骄横如左良玉,在一开始最多也只是拖延些许的时间,不敢真的不奉令。
身为营兵现在想要寻访一地发展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而且崇祯年间,能够安心种田的地方少之又少。
崇祯初年,旱灾还只是局限于陕西一地,受灾人数并不多,粮食减收严重,人畜饥馑,掀起了民变的序幕。
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旱灾自北向南不断的蔓延,不断的扩大。
从陕西到山西,再到北直隶,再到河南、再到湖广等地。
到了明崇祯十三年时,降水量甚至已经不足往年的一半。
每石米的价格甚至涨到了五两。
大片的农田受灾,禾苗尽枯,庄稼绝收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