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朝的后期,武官的权柄不断的被削弱。
但凡大一点的战事,朝廷都会派遣文官作为督师领兵作战。
而那些统兵的文官,多的是酒囊饭袋之辈,比起赵括来甚至都不如。
毕竟赵括起码还会纸上谈兵懂些兵法,而明朝后期统兵的一些文官恐怕连兵书都没有读全,除了会夸夸其谈,说些大话其余什么都不会。
明朝后期其实不乏精兵强将,奈何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。
最为着名的典范,当属杨镐。
无论再多的说辞,再多的借口。
万历援朝之役之时,原本明军一路高歌勐进,蔚山之役本来能够战胜,但是因为杨镐临阵指挥失误,仓促撤军,明军遭受了极惨重的损失。
而后在萨尔浒之战,杨镐更是葬送了明军大量的精锐部队,杜松、刘綎等一众将校也战死沙场。
致使明金之间的攻守之势彻底逆转,明军就此在辽东战场之上一蹶不振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