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上铸造,缴获,清军当时共拥有红衣炮四十门。
松锦之时,清军单是进攻松山,便调集了二十七门红夷大炮。
至崇祯十五年,清军在锦州又制造成功了三十五门重型火炮,定名为“神威大将军”。
新铸的火炮用的失蜡法制作,比起之前的红夷炮更轻,射程和威力也更远更大。
炮内为铁胎,外面浇筑铜壁,铁心铜体,利用铜炮耐用的特点,可将炮管铸得更薄,
炮身长八尺五寸,即两米五左右,重三千八百斤,用药五斤,可打炮弹十斤。
十斤炮弹换算成西制,约等于十五磅炮,已经达到了攻城炮的标准。
但如果仅仅是这些火炮,清军在重型火炮数量和火力上的优势还不算太大。
毕竟此番北上,陈望共携带了攻城重炮四十八门,其中二十四斤炮十二门,十八斤炮三十六门,虽然在数量上略逊一筹,但是毁伤能力更强。
第四百八十五章:决胜
而且炮兵的素质,也不是清军可以比拟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