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潮汐下的约定
第十四章荧光海洋的叹息
“星尘号”科考舰的舷窗被一片流动的蓝色包裹,水沙星的海洋在宇宙中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——这颗星球90%的表面积被海洋覆盖,仅有的三块陆地像镶嵌在蓝丝绒上的绿宝石,却在雷达扫描中显示出异常的“褪色”迹象。王玲指尖抵着冰凉的舷窗,星尘吊坠里的九色光束(蓝、红、白、金、淡蓝、绿、红、紫、银)正围绕着水沙星光点轻微震颤,其中代表“水”的淡蓝色光束格外明亮,像是在回应海洋深处的呼唤。
“距离水沙星大气层500公里,检测到海洋温度异常:表层水温18℃(正常25℃),深层水温4℃(正常10℃),温差导致海水对流停滞。”林小满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,手指在模拟器上滑动,“更严重的是,‘光鳞鱼’种群数量骤降——星图记录每平方公里1200条,实际检测仅180条,而‘荧光水藻’则疯长,覆盖了30%的海域,导致海水含氧量下降至18%(正常21%)。”
慕容冷越调出海洋成分分析仪的数据,眉头拧成结:“海水中检测到过量‘藻类促长素’,浓度0.08mg/m3,这种物质会刺激水藻无节制繁殖,同时抑制光鳞鱼的幼体发育。而且,深层海水里有强烈的低频振动信号,像是……某种巨大生物在移动。”
陈默蹲在科考舰的实验室里,调试着一台“水下共生信号增强仪”。仪器顶端的水晶探头突然亮起淡蓝色光芒,发出“嗡嗡”的共鸣声。“有信号了!”他直起身,拍了拍仪器外壳,“水沙星的共生核心频率与我们的联网系统相似度89%,信号来源在马里亚纳级别的深海沟——‘潮汐深渊’,那里应该是水藻-光鳞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域。”
尘灵悬浮在实验室中央,透明的翅膀扇动出淡蓝色的能量波纹,通过能量转换器传递出温和的意识:“我能感知到深渊里有古老的能量,既强大又悲伤,像是在守护着什么,又像是在……自责。还有光鳞鱼的微弱意识,它们在求救,声音被厚重的海水压得支离破碎。”
当“星尘号”降落在水沙星最大的陆地——“绿礁岛”的临时空港时,王玲推开机舱门,一股带着咸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。空港外的海滩上,原本应该铺满彩色贝壳的沙滩,此刻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绿色黏液——那是死亡的荧光水藻,被海浪冲上岸后腐烂形成的。远处的海面上,一片诡异的绿色延伸到天际,那是疯长的水藻群,偶尔有几条光鳞鱼跃出水面,鳞片的荧光却黯淡得像快熄灭的烛火。
“这就是荧光水藻?”林小满蹲下身,用试管采集了一点绿色黏液,放在分析仪下,“检测到里面含有光鳞鱼幼体的DNA片段——这些水藻不仅抢占资源,还在吞噬光鳞鱼的卵!”
紫晶带领着几只六脚生物从科考舰上下来,六脚生物的甲壳在阳光下泛着蓝光,它们用触角触碰沙滩上的黏液,然后转向王玲,发出急促的“咔咔”声。“紫晶说,水下有‘水栖人’的踪迹。”慕容冷越翻译着信息素信号,“水栖人是水沙星的智慧生物,它们的栖息地在浅海珊瑚礁,刚才六脚生物的触角接收到了珊瑚礁发出的求救信号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