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种无力感,并非源于对方施展了何等惊天动地的神术秘法,而是源于在纯粹的战术层面、兵团指挥与协同作战能力上的全面落后——一种明知不敌却无法可想的绝望。
纵览整个左翼战场,联军部署的总兵力高达七、八亿之巨,看似兵多将广。
然而,他们需要防守的战线长度,却远超正面战场那直线距离最短的五千里的范围,漫长的防线迫使兵力分散。
联军编织起的防御体系,犹如一张试图覆盖整个湖面的巨大渔网,而阿力所率领的过亿荒军精锐,则像是一条灵活迅猛、獠牙锋利的巨鲨,在这张网中肆意游弋,寻找薄弱之处。
在任何一条具体的战线上,受限于战场空间,联军实际能及时投入的兵力优势并不像总数对比那般悬殊。
因此,荒军中路军总能凭借其更高的平均战力、更优秀的指挥协调和更强的突击能力,形成局部优势,将联军防线逐一撕裂、击破,上演了一场场“以众击寡”的经典战术胜利。
阿力指挥大军,以堂皇正正之师,行堂堂正正之击,这种无可挑剔的“阳谋”,极大地挫伤了联军将领的士气。
相较于许坤施展神迹带来的那种令人敬畏的震撼,这种实实在在、无法破解的战术劣势,更让他们感到窒息般的无力。
神迹或许不可复现,可以暂避锋芒,但这种体系化的军事优势,却如影随形,让他们无处可逃。
面对阿力中路军泰山压顶般的攻势,联军方面绞尽脑汁,最终能想出的最好应对策略,唯有全面收缩防线,抱团固守,同时极度依赖獴族之主那“上帝视角”的全局监察能力,试图提前预判荒军的进攻方向,以便及时调动兵力填补漏洞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