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个…”她开口想说什么,但又停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唐凤云——一位四十多岁、面容严肃的女性专家打断道:“陈阳,你知道波士顿那幅《东丹王出行图》是在什么环境下保存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质疑,“恒温恒湿环境,每年维护费用就要多少钱?那可是在专业的博物馆环境中,有专门的保存柜,24小时监控温度和湿度变化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且,”唐凤云继续说道,语气越来越严厉,“刚才方警官已经说过了,这副绢本被随意扔在一处废弃的仓库、麻袋里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想问问陈阳陈老板,”唐凤云这句称呼一出来,就压根没把陈阳当做文物圈里的人,连职位.....别说职位了,哪怕喊一声小陈,都算对陈阳的认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样的辽代绢本,历经八百余年、近千年之后,还能保存如此之完整,你觉得可能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,那种废弃仓库是什么样的环境?里肯定潮湿阴暗,老鼠虫蛀,温差变化巨大,这样的环境下,别说是辽代的绢本,就是明清的字画都难以保存完好!”

        唐凤云的声音落下,会议室里响起几声轻笑,有人摇头,有人窃窃私语。陈阳注意到自己的师叔宋青云、耿老听完都皱了皱眉,但并没有说话。他们的沉默让陈阳感到一阵孤立无援的感觉。

        陈阳深吸了一口气,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。他知道这是一个关键时刻,如果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,他的专业声誉可能就此受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唐老师,”陈阳努力保持礼貌,声音虽然有些颤抖,但语气依然坚定:“正因如此,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也认为它不可能是真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和您有同样的疑虑,甚至比您更加怀疑。但当我仔细观察后,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细节,这些细节让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这幅画的真实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阳伸手拿起了自己面前的放大镜,手指轻微颤抖,但声音逐渐变得坚定:“您说保存问题,这是事实,我无法否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