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天的金球奖在舆论层面热度极高,几乎达到近年华语电影在北美媒体中的最高点。

        《黑牡丹》摘得最佳外语片,吴宸第二次拿下金球最佳导演,追平李按纪录,引发业内沸腾。

        各大门户首页轮番更换头图,评论区刷新如飞,仿佛又回到了《英雄》冲奥时的全民参与感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刘伊菲未能拿下影后让不少观众意难平,但《黑牡丹》的整体胜利,已让所有遗憾变成憧憬。

        所有目光,正不约而同地投向即将到来的1月16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天,奥斯卡将正式公布“最佳外语片”九强名单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有进入这九强,才有资格角逐最终提名。

        消息尚未出炉,因为金球奖的大获全胜,猜测早已满天飞,信心满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听说法国今年主推的是《潜水钟与蝴蝶》,口碑不错,但是理论上应该还是罗马尼亚的《四月三周两天》稳一点,这里可能要给一个名额出去,然后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以色列的《波弗特》是去年的柏林电影节银熊奖,再加个《十二宫》这种政治意味浓厚的片子估计美国还会保留一部拉美片,名额竞争有点激烈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全都是获奖片去争,这一届压力不小,几乎都是三大获奖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