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扁担宽,板凳长”
“扁担想绑在板凳上。”
节奏强劲的电子舞曲配合着绕口令,有种洋人穿旗袍的另类,却并不让人感觉到突兀,而是有种奇异的语言韵律感。
很快,更为“凌乱”的一段节奏跃入耳中。
“伦敦玛丽莲,买了件旗袍送妈妈。”
“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。”
“各种颜色的皮肤,各种颜色的头发。”
“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!”
快节奏中又带着层次感,既有龙国语言独特的抑扬顿挫,又保留了现代的音乐的动感与明快。
观众听得晕晕乎乎。
这都啥跟啥啊,伦敦人会买旗袍?莫斯科人爱吃牛肉面??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