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知青要是在饥荒年下乡,那可惨,粮食不够吃时,我们会用野菜如马齿苋、荠菜、树皮或红薯藤充饥,甚至去河里捞鱼、摸虾,可饥荒年哪有鱼虾啊,再者最难时曾把榆树皮磨成粉掺在玉米面里蒸窝头,以缓解饥饿。每想起来那时候日子太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知梨听着刘盼娣的讲述,心中一阵酸涩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看了看灶膛里橘红色的火苗,又望向窗外,仿佛能看到那段艰难岁月里,人们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场景。

        许知梨轻轻叹了口气,说道:“刘知青,我们虽然没经历过饥荒,但听你这么一说,真的能感受到那时候的不容易。现在日子慢慢好起来了,我们也得好好珍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我们也要知道,粮食来之不易,可不能浪费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知梨了然地点点头:“明白了。对了刘知青,我们新来的,还没粮食呢……”她语气带着点试探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盼娣终于舀完最后一瓢,直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浮尘,指着旁边一个明显新一些、装得满满的袋子,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放心,大队长都安排妥了。昨儿你们一到,粮食就送来了。瞧,这几个袋,就是你们几个新知青的口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心头一块石头落地,许知梨真诚地道谢:“太好了,谢谢你刘知青,也替我谢谢大队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客气啥。”刘春娣爽朗一笑,转身又投入灶台前的忙碌中。

        火光跳跃,锅里水汽渐渐蒸腾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