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中文 > 历史小说 > 对弈江山 >
        比如,同样的户部侍郎,户部右侍郎的实权和官阶正常来讲,是要大户部左侍郎半级的,俸禄上也比左侍郎多上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说明,一旦户部主官户部尚书致仕,若朝廷不再其他衙门选人做户部主官,而在户部内部选人做户部主官的话,最有希望,最有资历,最正常的选择,应该首选户部右侍郎,也就是那个张文华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朝廷没有选择这个右侍郎张文华,偏偏选的是左侍郎丁士桢为户部尚书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奏报和后来的具结上看,那位右侍郎张文华仁兄,更像是打酱油的,只负责签字盖章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事调动。

        退一步说,那左侍郎丁士桢的才干的确高于张文华,而且能力和官声名望也大于张文华,那继任户部尚书的人选,有可能落到丁士桢的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陈扬说了,朝廷众官员,几乎全部保举丁士桢出任新的户部尚书,这便很值得玩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文华能成为户部右侍郎,更是压了丁士桢半头,便足以证明,他定然是个“老户部”,资历和人脉,就算不比丁士桢强,最少也棋逢对手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当户部尚书这个肥缺空缺之后,所有人对张文华都视而不见,反而皆保举丁士桢为户部尚书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便是疑点之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口径太统一了,所有的人心中的人选,也太一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