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道城墙如同两个世界之间的大门,外面的特尔敦人对于墙内在发生什么一无所知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放箭、咒骂、呼喊,城墙全盘收下,仅仅回应以沉默。

        没过多久,城墙里面的厮杀声逐渐沉寂,壕沟边缘的几个红翎羽心一沉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,黑洞洞的枪口从墙头探出——解决掉入城之敌的梅森终于腾出手来对付城外的蛮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旧时代的城墙修得高大,不仅是为给攻城者增加难度,更因为高度本身就是一种武器。

        道理很简单,连小孩子都懂:从越高的位置抛掷的重物,杀伤力越强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随着火药武器慢慢应用在围城战中,军事工程师们很快就意识到:高耸的城墙不仅脆弱,而且不利于火器发挥威力。

        火药推动的弹丸速度远比箭矢快,威力也更大,甚至能连续贯穿人体。

        除开炮弹飞行过程中的下坠,炮弹的飞行轨迹越行于地面,火炮的杀伤效能越好。从发扬火力的角度考虑,城墙或许矮一些更好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乎,墙壕一体的矮墙逐渐走到舞台中央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设计算不上新玩意,旧时代城防体系的外围工事——子墙、小外墙、羊马墙都有类似的结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