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布朗GP的正式车手席位,至少能保证中游水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赛车研发这种东西,中上游集团可以靠技术,“火星车”就纯纯靠命。

        哪怕强如法拉利、梅奔、红牛这样不缺资金的巨头集团,研发出来的赛车很多时候也是神一辆,鬼一辆,根本不敢保证绝对的争冠速度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风洞模拟出来的数据,相比较现实有很大的差距。

        举个简单的例子,风洞吹的底盘数据,基础建立在绝对光滑平整的路面环境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实中哪条赛道能做到路面绝对平整?

        但凡路面颠簸不平,测试出来的底盘数据就误差很大,这时候看的就不是赛车的速度上限,而是它的适应范围区间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巨头车队再垃圾,依靠后续升级的力量,依旧能稳定保持在围场中游位置,说不定还能绝地反击冲击到围场上游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便是后世的迈凯轮车队,曾经的“御三家”就算跟威廉姆斯、雷诺一样没落了,可独立厂队的底蕴跟实力还在。

        23年赛季初期,迈凯伦车队直接垫底,赛车速度跟稳定性奇差,当时舆论风向都是皮亚斯特里过来坐牢。

        结果仅仅几场比赛过后,通过不断升级赛车部件,很快便超过了诸如哈斯、威廉姆斯、索伯这样的下游集团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