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任务听起来有点强人所难,但陈墨白却点了点头。他知道,在这种迷雾重重的案件中,他那看似不靠谱的“触灵”能力,往往是打开僵局的关键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工作室进入了高效运转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 林清瑶几乎住在了电脑和电话前。她通过学术网络,与景德镇方面的专家取得了联系,发送了玉壶春瓶的高清照片和细节数据请求协助分析。同时,她一头扎进了故纸堆,查阅各种清末民初的史料、地方志、乃至一些海外关于华人秘密会社的学术著作,试图找到“承安会”或类似组织的蛛丝马迹,以及任何可能与瓷器标记相关的记载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墨白则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,独自待在静室中,面对那件玉壶春瓶。他不再进行大范围的感知,而是将心神极度凝聚,反复触碰和解析瓶身上那处带有异常情绪波动的缠枝莲纹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,且进展缓慢。那些残留的情绪碎片太过微弱和模糊,稍纵即逝。但他凭借着日益精进的《鉴古心经》和那份不放弃的执着,一点一点地剥离、辨析。

        第89章蛛丝马迹

        渐渐地,一些更加具体的碎片开始浮现:

        ……不再是宏大的“避祸”概念,而是一个特定的场景:深夜、烛光、几个人围坐低语、气氛紧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……一个模糊的地名音节,似乎是“……德镇”?还是“……zhen”?

        ……一种烧造瓷器时特有的烟火气和泥土味,比普通使用痕迹留下的气息更加本源和强烈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……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、与瓶身青花料似是而非的特殊矿物气息,这气息让他联想到之前接触过的某种景德镇特有钴料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所有这些碎片,都隐隐约约地指向同一个方向——江西景德镇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