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长在府衙对簿公堂,尤蘅既是手足自然不当缺席,方才他隐在人丛中旁观,是以,张谦方请衙役传召,尤蘅便立即跟随此役跻身堂内。
张谦简捷了当,“尤二公子,将才方氏所言,你可听清楚了?”
尤蘅微微作揖,恭敬地回:“禀大人,草民已听悉。”
张谦:“可有需正误、辩言之处?”
尤蘅见兄长紧盯着自己,除此之外,斜里另有道灼热的视线向他投来,尤蘅并未回觑,却知晓,此人定是方絮因。
尤衡自知其兄尤衍愚笨,未承想,他倒一身是胆,尤衍竟当街堵截京官一众,虽无人因此丧命,却闻大理寺少卿的夫人及其下属为此负伤,且殃及过路平民。
此行虽险,却教京官暂且难至府衙审理此案。
尤蘅心中讪笑,他不知尤衍是否遗有线索端倪,更不知大理寺少卿能否将此事推查到尤衍身上,因是张谦审结,他更无从断定此案的胜者当是何人。
尤蘅只知,他万不能冒险惹兄长猜忌。
哪怕他曾对月起誓,许小娘子万般将来,亦不可以自己的性命与前程涉险。
三娘温婉懂事,想必能理解他的苦衷。
思及此,尤蘅回道:“方氏诚然在幼时偶救草民,然……草民对方氏,并非男女之情,方氏对草民心生爱慕,日日蛮缠,恰逢其母猝发急症,碍于方氏幼年的相救之恩,草民赠百银予她为母医治,没成想,到了方氏口中,竟成了‘两情相悦’?实教人难解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