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收了钱的,简宁教得非常详细,包括食材要切成什么形状,牛肉要先煸炒成什么颜色,何时放蔬菜等等都一一说明白。
然而美食壁垒却不是这么容易打破的,简宁说的越详细,金斯利太太不懂的地方就越多。
一开始,金斯利太太只是双手抱胸在旁边看,想着一道普通的炖菜罢了,记下放了什么调料就行了,她做的味道不对,肯定是少了某种调料而已。
结果简宁“土豆切完先用凉水泡着”“热锅凉油”“油冒烟下香料爆香”“先炒洋葱,不要急着放牛肉”“加适量盐和糖”“水一定要一次加够”“中途不要开盖”“等快出锅的时候加点红酒或者啤酒”……
?等……等等!!
金斯利太太的姿势逐渐变得局促起来,两手早就放下,试图摸索却找不到纸笔,紧盯着简宁的动作,一边听简宁的讲解,满脑子问号。
为什么土豆切完要泡水?不是炖菜吗为什么还要煎牛肉?适量是多少量?水没有加够怎么办、万一加多了呢?中途不打开我怎么知道它熟没熟?这是魔药配方吗???
这段时间这道菜简宁实在做得太熟练了,饶是她特意放慢速度了,金斯利太太还是觉得很难跟上,直到她端起水碗给金斯利太太展示大概水量的时候,才看到对方无助又迷茫的表情。
“…………”
咳,好吧,是她的问题,应该每一步都看一眼学生的。
因为要注意火候,所以她一直盯着锅,只能尽量放慢每个步骤,每一步解说中间停留两秒以上等金斯利太太提问,一直都没有等到问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