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……”贺卫华和温季常相视一眼,陷入沉思。
随后,贺卫华开口道:“我觉得可以,到时候我去打报告,政策方面没问题,就是多招一百个学生而已。”
温季常却有些为难:“招生问题好解决,但难的是如何教!一方面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导师,都是航空航天方向,消费级芯片的先进制程也不了解,想教也教不了。”
“另一方面,我们这边的师资力量也有限,既要教学生,带学生,还要搞研究,搞重点项目,实在是分身乏术。”
贺卫华点点头:“王董,这的确是个大问题。”
王逸却是摆了摆手:“这个问题好说,这一百个学生,北航招来,星逸半导体可以直接签约,我们自己来定向培养。他们在学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,特别优秀的,只有一年。”
“第一年,星逸半导体会聘请专业的老师进行授课,讲解基础理论。”
“第二年,我们会派星逸半导体的资深工程师,传授前沿理论体系,比如40纳米甚至28纳米等先进工艺的部分理论体系。”
“第三年,开始考核分流,进入星逸半导体实习。特别优秀的,在第二年就直接进入实习。”
“第四年,实习考核,分配到不同团队,正式开始工作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