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在回国之前,认真看了格兰披治的比赛录像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熟悉赛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可问题是看的越多,他发现澳岛东望洋赛道细节变化,几乎每一年都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其中包括道路沥青变化,赛前翻修变化,甚至于金属栏杆、隔栏水马、轮胎缓冲墙的摆放不同!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街道赛由于没有足够缓冲区的缘故,它对于操控精准度要求极高,顶级车手对于赛道边缘距离的判断是厘米标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到了塞纳、舒马赫这种级别,出现毫米标准的过弯操控都不意外。

        注意了这个厘米、毫米标准,是建立在赛车用上百公里时速过弯的前提下,而不是开辆家用车磨磨唧唧的擦边,说自己也能拥有厘米级的操控精准。

        车神塞纳至今都流传着一个故事,那便是他84年在美国的达拉斯大奖赛,由于这是一条街道跟公园临时改建的赛道,主办方为了节省资金采用广告牌充当隔离墙使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排位赛飞驰圈塞纳车头前鼻翼撞墙了,他返回维修站之后却向车队报道并不是自己的操控失误,而是赛道这面隔离墙主动“撞”了他,申请赛会组织进行调查。

        换作其他任何人说这番话,估计都觉得这吊毛真能甩锅。

        尼玛的开车上墙就算了,还能找个这么离谱的借口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