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整顿的风暴仍在持续,琉璃厂的街面儿上虽然冷清了不少,但水面之下的暗流,却悄然改变了方向。
一种新的秩序,正在阵痛中逐渐萌生。
陈墨白的名字,虽未出现在任何公开报道中,却在那有限的、真正的核心圈层里,漾开了一圈圈意义迥异的涟漪。
这日,陈墨白身体已无大碍,决定回“博古斋”看看。店铺关了有些时日,虽托了小泉偶尔通风打扫,终究还是积了层薄灰。他刚用钥匙打开门锁,还没等推门,就听见身后传来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:
“哟,这不是陈掌柜吗?有些日子没见,这是上哪儿发财去了?”
陈墨白回头,只见一位穿着中式褂子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者正站在不远处,笑吟吟地看着他。此人姓周,是琉璃厂一位颇有声望的老前辈,经营着一家以瓷器见长的老字号,平日里眼光极高,等闲人难入他法眼。陈墨白以前见了他,只能执晚辈礼,恭敬地喊一声“周老”。
可今日,周老这声“陈掌柜”,却叫得自然无比,语气里带着一种平辈论交的熟稔,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……探究与认可。
“周老您说笑了,”陈墨白连忙拱手,态度依旧恭敬,“就是前阵子身体不适,回老家休养了几天。您老快里面请。”
“呵呵,好,正好路过,瞧瞧你这儿有什么新玩意儿。”周老也不客气,踱步进了店。
他并未像普通客人那样先浏览货架,而是径直走到茶海前坐下,目光却似有似无地扫过店内陈设,尤其是在博古架几件略显特别的器物上停留片刻,微微颔首。
陈墨白心下明了,这哪是来看新玩意儿的,这是来“看”他陈墨白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