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徒文翰点了点头,目光却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墨白:“陈老师,您看……”
陈墨白没有立刻上手,而是先静静地“看”了片刻。他的“看”,并非单纯的目视,更是一种心神的感应。这件瓶子给他的第一感觉,气息是“老”的,那种岁月的沉淀感做不了假。但在这股“老”气之中,似乎又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、不协调的“新”意,或者说是一种……被“干扰”过的痕迹。
“司徒先生,我能上手看看吗?”陈墨白礼貌地问。
“当然,请便。”
陈墨白戴上白手套,小心地捧起玉壶春瓶。入手沉甸,手感温润。他闭上双眼,指尖轻轻拂过瓶身的每一处转折,每一道纹饰,尤其是瓶腹和底足部分。
《鉴古心经》悄然运转,“触灵”能力如同细微的触须,缓缓探入。
起初涌入脑海的,是南方湿润的空气、颠簸的海船、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……这是它流传海外的经历,情绪基调是漂泊与乡愁,与司徒先生家族的历史吻合。
紧接着,感知向更深处追溯。窑火的温度、工匠忙碌的身影、绘制纹饰时那熟练却略带机械的笔触……清末民窑那种大批量生产、追求效率的氛围清晰可辨。
然而,就在陈墨白以为这只是一件普通外销瓷,准备结束感知时,他的指尖在触及瓶身一处看似寻常的缠枝莲纹时,猛地一顿!
那里,传来一种极其短暂、却异常清晰的情绪波动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